近期,由于MDI産品的市場供給有所減少,預計後期随着國内MDI産品的市場需求的增加,我國MDI市場将會出現供需緊張的局面,其市場行情将會出現好轉。從未來2-3年看,我國MDI需求量每年增長15-20萬噸,歐美地區的需求也将逐漸恢複,全球每年需求增量将達到30萬噸。下遊需求穩健增長、新增産能投放有限、苯胺原料價格下跌三大因素将共同将MDI行業推入景氣周期。 國際化工巨頭搶灘中國MDI市場 在MDI市場大好的供方市場形勢下,作為寡頭壟斷市場的MDI幾大廠商從2010年第四季度起不斷漲價。但在提價的同時,國際化工巨頭也在不斷的擴大産能,并且加快侵入中國MDI市場的步伐。 2010年12月拜耳集團決定将上海現有的35萬噸聚氨酯原材料——MDI的産能擴大至50萬噸,同時新建一個50萬噸的MDI工廠,使上海基地成為全球******MDI基地。拜耳還打算繼續在滬興建或擴建聚碳酸酯、HDI等化工設施,這些項目的合計投資高達10億歐元。 2011年3月巴斯夫集團獲準在重慶市興建一座年産能40萬噸的亞甲基二苯基二異氰酸酯(MDI)生産廠,新廠總耗資額将達80億元人民币。該廠生産的MDI是主要用于各類聚氨酯泡沫的重要組成部分,工廠預計将在2014年投産。 國際企業與中國本土企業的競争 業内人士認為,國際化工巨頭明顯加快了對中國MDI市場的滲透步伐,在未來的數年内,以煙台萬華為首的本土MDI生産商将迎來激烈的行業競争。 從行業的角度來看,目前聚氨酯處于上升的階段,下遊需求比較旺盛。由于巴斯夫項目要到2014年才釋放産能,因此短期來看,對國内聚氨酯行業不會産生太大的影響。但随着巴斯夫重慶項目投産以後,國内聚氨酯行業将面臨比較激烈的競争。 (重慶)巴斯夫依靠長江的運輸優勢,将對本土MDI生廠商産生較大的影響。重慶作為物流中心,巴斯夫不僅在運輸成本上有優勢,其産品覆蓋的領域也是比較大的。”目前,作為建築外牆保溫的重要材料,聚氨酯的市場增長點主要在西部和中部。而巴斯夫把項目地址選在重慶更多的是出于一種戰略考慮,“它一方面要通過長江運輸把市場覆蓋到華東地區,另外一方面,西部大開發它也要照顧到。 業内人士認為,目前,(聚氨酯)供求缺口不是太大,在這種情況下,下遊需求回暖或者旺盛,将會使得MDI的價格上行,但在兩三年以後,價格會往下走,畢竟需求的增長沒有産能擴張那麼快。 作為國内MDI的龍頭,煙台萬華也在最近公布的2010年年報中承認,“由于MDI産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,國際跨國公司紛紛在中國推出龐大的擴産計劃,産業競争未來将更加激烈。” 目前我國MDI的市場供應主要來自于煙台萬華、巴斯夫、拜耳、陶氏、亨斯邁、日本聚氨酯、三井化學和錦湖三井等企業。近年來,由于我國MDI的市場需求增長迅速,國内外MDI生産企業都紛紛計劃提高在我國的MDI産能,預計未來我國MDI的市場競争将十分激烈。 ————轉自中國化纖經濟信息網 |